![西南交通大學](http://2z21s7.cn/Uploads/Images/Content/school/logo-97.png)
![西南交通大學非全日制研究生](http://2z21s7.cn/Uploads/Images/Content/school/lx-zzyjs.png)
6月25日,西南交通大學《中國精神》首批慕課發(fā)布儀式在犀浦校區(qū)舉行。教育部社科中心主任王炳林,學校黨委書記王順洪,校長楊丹,黨委副書記桂富強、沈火明,副校長馮曉云、姚發(fā)明、周仲榮,課程主講人林伯海教授、劉江教授、田永秀教授出席發(fā)布儀式。學校黨政辦公室、研究生院、黨委宣傳部、黨委學工部主要負責人,學校研究生教學工作委員會委員,馬克思主義學院師生代表,中央和省市媒體代表參加儀式。儀式由桂富強主持。
周仲榮作為《中國精神》系列慕課錄制主持人做課程說明,他介紹,《中國精神》系列慕課是西南交通大學“四史教育”的一部分,選取的主題源于中國民族復興之路中所展現(xiàn)的種種中國精神,里面涉及到大量與西南交通大學有關(guān)的人與事。第一批由總論、長征精神、“兩路”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科學家精神、女排精神、抗震救災精神、民族精神八個專題組成。主講人既有學校杰出校友、中國科學院院士葛昌純教授,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沈志云教授,也有抗震救災精神研究專家何云庵教授、馬工程重大委托項目《新世代傳承和弘揚長征精神研究》首席專家林伯海教授、中國近現(xiàn)代鐵路史專家田永秀教授、排球國際奧運裁判劉江教授,還有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李任飛副教授。一個多月時間,拍攝團隊輾轉(zhuǎn)北川、瀘定、大渡河、川藏北線雀兒山、川藏南線折多山、二郎山,從繁華的首都到遼闊的高原,從科學家分享自己的成長之路到專家親歷現(xiàn)場還原歷史,生動地闡釋了中國精神如何凝聚了一代代甘將熱血沃中華的中國人的磅礴之力。
林伯海代表《中國精神》首批慕課的七位主講老師發(fā)言,他談到,中國精神是凝心聚力的興國之魂、強國之魂,思政課是立德樹人的關(guān)鍵課程,團隊主講老師以高度的責任心和自豪感,竭力講好中國精神。通過《中國精神》系列慕課的講授,教師們也受到了極大的感染、感動與教育,將孜孜不倦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業(yè)的時代新人。
王順洪發(fā)表講話,指出西南交通大學《中國精神》首批慕課是學校為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獻上的一份濃情賀禮,聚焦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征程,帶領(lǐng)廣大師生重溫了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全國人民在革命、建設(shè)和改革開放不同時期的偉大實踐,再現(xiàn)了一代又一代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特質(zhì)和優(yōu)良品格;也是學校組織廣大干部、師生認真學習“四史”,創(chuàng)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寶貴資源,取材于實地、實景,邀請院士、名師、一線工作者現(xiàn)身說法,將歷史故事與現(xiàn)實場景深度交融,詮釋了《中國精神》背后的生動故事,再現(xiàn)中華民族在歷史長河中與命運頑強搏斗的光輝歲月;還是對學校125年來精神密碼的一次深刻解讀,學校自建校以來,就有著深厚的紅色基因和優(yōu)良革命傳統(tǒng),一代代交大人將自身的命運前途、學校民族的命運前途緊密相連,走出了一條愛國、救國、報國、強國之路。全體交大人要在學習先輩事跡中,肩負起時代使命和責任擔當,自覺融入民族復興和國家繁榮的時代洪流,跑好我們這代人的“接力棒”。
王炳林發(fā)表致辭,表示西南交通大學精心策劃,全力打造《中國精神》系列慕課,是西南交通大學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要求辦好思政課的重要舉措,是在研究生教育主渠道、主陣地上加強課程思政的有益探索,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大力弘揚,更是對牢牢扎根中國大地辦一流大學使命的堅定踐行。他強調(diào),偉大的夢想,需要有偉大的精神做支撐。要實現(xiàn)中國夢,就必須大力弘揚中國精神,因為這種精神是我們凝心聚力的興國之魂、強國之魂。在黨一百年華誕之際學習中國精神,是堅定文化自信的要求和途徑,希望學生們在踐行中國精神的過程中,畫出“理想”“情懷”“奉獻”“奮斗”“創(chuàng)造”五條主線;希望《中國精神》這門課程能成為學生們心中永遠的燈塔,照亮他們肩負起時代使命,為民族復興貢獻力量,為實現(xiàn)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本次慕課的發(fā)布是為了迎接中國共產(chǎn)黨100周年華誕,傳承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fā)展史中的優(yōu)秀基因。首批課程將于7月1日正式上線,向全體師生開放學習,不斷厚植師生的愛黨、愛國情懷,有助于學校師生弘揚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愛國主義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創(chuàng)新的時代精神,永遠朝氣蓬勃邁向未來,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