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

  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上溯于1913年上海工業(yè)專門學校設立的電氣機械科,是上海交通大學歷史最悠久的院系之一。在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的發(fā)展史上,創(chuàng)造了許多中國第一:中國最早的內燃機、第一臺自動扶梯等等。更為引以自豪的是,新中國的第一艘萬噸輪,第一艘核潛艇、第一顆原子彈、第一枚運載火箭、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第一架超音速民航客機……許多都是在學院校友的主持和直接參與下完成的,在1999年國務院表彰的兩彈一星功臣中,錢學森、王希季等均畢業(yè)于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改革開放以來,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以創(chuàng)建世界知名學院為奮斗目標,綜合實力得到快速提升。

  在這近百年漫長的發(fā)展歷程中,交大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從無到有,從創(chuàng)建時的幾十個師生、幾間教室,今天已發(fā)展到擁有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動力與能源工程、工業(yè)工程與管理三個系及一個二級學院核科學與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動力工程與工程熱物理2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及核科學與工程國家一級學科,3個博士后流動站,3個一級學科授權博士點、14個二級學科授權博士點、13個授權碩士點和7個工程碩士學位授予點、5個本科專業(yè)。學院有447余名教職工,其中教師330余名;現(xiàn)有中國工程院院士4名,中國科學院院士2名,目前在學院工作的"973"首席科學家6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8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7名、優(yōu)秀青年基金獲得者10名,青年拔尖人才1名,青年長江學者2人,教育部創(chuàng)新團隊計劃2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chuàng)新群體2個。在讀博士生780余名,碩士生1400余名,工程碩士1422余名,本科生1700余名。學院擁有機械系統(tǒng)與振動國家重點實驗室、汽車電子控制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燃煤污染物減排國家工程實驗室(上海)、振動沖擊噪聲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動力機械與工程、太陽能發(fā)電及制冷、復雜薄板結構數(shù)字化制造、網絡制造與企業(yè)信息化、核電工程技術9個國家及省部級重點(工程)實驗室和工程中心。一大批科研成果獲得國家和省部級大獎,大批由學院培養(yǎng)的學生已在制造、動力、能源、航空航天、等領域擔任重要職務或技術骨干,為中國乃至世界的制造、動力、能源事業(yè)作出了積極貢獻。

  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以創(chuàng)辦世界知名學院為奮斗目標。通過國際化合作辦學、師資隊伍建設和高水平的學科建設,把學院發(fā)展成為師資水平高、辦學實力強、管理效益好,科學研究水平、學生培養(yǎng)質量和產學研綜合能力處于國內領先,整體辦學實力在國際上有較大影響的現(xiàn)代化、國際化的新型學院。與美國密西根大學開展科研合作,與美國普渡大學、香港大學開展2+2本科生培養(yǎng)合作,與辛辛那提大學開展2+3本科雙學位合作,與美國普渡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開展3+1+1本碩聯(lián)合培養(yǎng)項目,與挪威科技大學新簽署碩士生聯(lián)合培養(yǎng)項目協(xié)議。建立了上海交大-國外高校-跨國企業(yè)三方合作的國際學生工程合作項目模式,以提高學生的工程設計經驗、跨文化合作能力和國際視野。形成國際化的師資隊伍和考核聘用體系、國際前沿水平的科研基地、國際先進水平的科研能力、國際化的人才培養(yǎng)和評估體系以及國際化的管理體系。

  2011年6月,機械動力學院完成國際化評估,由世界知名學者組成的評估專家組一致認為,學院在過去5年中取得了顯著的進步,整體實力接近世界前50名,部分研究領域已經躋身世界一流。目前學院已被列入國家17所教育體制改革試點學院之一,并圍繞"建立培養(yǎng)具有國際視野的創(chuàng)新人才為根本任務的世界一流學院"的目標,從人才培養(yǎng)、師資隊伍、科學研究和體制機制幾個方面逐步實施一系列改革。

  在教育部學位中心2017年的全國一級學科評估中,機械工程學科位列A+(前2%),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學科進入A檔(前2-5%),核科學與技術學科位列B檔(前20-30%),整體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在2018年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中,機械、航空&制造工程名列第25,2018年我校工程學ESI學科排名第8,進入全球前萬分之一,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查看更多
分 享 到:
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推薦簡章

更多

在線報名

錯誤提示
立即提交
提交成功彈窗